墜機現場
據央視新聞消息: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17日晚對外發布消息,海軍東海艦隊1架飛機17日晚在執行跨晝夜飛行訓練時發生飛行事故,2名飛行員跳傘,生命安全。該架飛機墜毀于浙江溫嶺市澤國鎮連樹村附近,沒有造成其它附帶損害。目前,海軍正組織開展失事原因調查。
觀察者網早前報道,墜毀飛機系雙座型殲-10戰斗機,根據照片判斷,墜毀的殲-10戰斗機屬我軍東海艦隊海軍航空兵某部,失事的戰機使用的是俄羅斯生產的AL-31FN發動機。兩位飛行員在戰機墜毀前及時跳傘,目前暫無人員傷亡的消息。
墜毀現場
更多新聞
殲-10戰斗機(英語:J-10或F-10)北約代號:螢火蟲(Firefly)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自主研制的單發動機、輕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采用鴨式布局的的第四代戰斗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結構特點
后三角翼;前鴨翼;單臺土星/留里卡AL-31FN后燃渦輪風扇發動機;發動機進氣口位于機頭下;機身后部下方安裝小型雙垂直尾翼。
研制歷程
01號原型機1994年開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飛(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依照慣例02號原型機用于地面測試。1999年12月殲-10開始在西安閻良試飛院進行飛行測試。2002年6月首架裝備俄制發動機的殲-10小批量生產型號首飛。中國官方公布2003年殲-10生產型正式交付。
飛行員跳傘后休息
2003年12月殲-10雙座型號原型機首飛(雙座型原型機已送至航空博物館展出)。2004年隸屬成都軍區駐守云南的中國空軍44師131團換裝殲-10戰機,成為中國空軍第一個裝備該型戰機的部隊。
2005年首次出現了帶有空中加油探頭的殲-10戰機。2008年11月5日在中國珠海航展上首次對民眾亮相。殲-10戰機衍生出單座及雙座型號,航電系統基本由國內研發生產。
使用情況
2004年1月,中國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了15架殲-10。中國官方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公布殲10戰斗機服役的消息以及新聞片段。2009年11月5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紀念建軍60周年的飛行表演中,殲-10在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換裝后首次亮相。
2012年5月30日解放軍報報道稱,東海艦隊航空兵已列裝J-10,截止2012年2月,有260架服役。巴基斯坦空軍于當地媒體采訪表示預訂訂購36架殲-10,在2014-15年交付使用,而最終訂量將達150架。
型號演變
殲-10A
殲-10A為單座量產機型,外銷代號F-10A。
殲-10S
殲-10S為J-10A的雙座教練機型號,前機身拉長以放入后座,兩名飛行員以縱向座于單一座艙罩下。機背也加大隆起以放入多的航電系統,突出教練外,亦保留了作戰功能。J-10S亦可以用于加強對地攻擊型,后座飛行員可以擔任武器操作員。
資料圖:雙座型殲-10戰斗機
殲-10B
殲-10B是基于J-10A大幅度改進型,配備無附面層隔道進氣道,雷達罩被重新設計,取消了傳統圓錐型的雷達罩,更改為扁身錐型,駕駛艙前方安裝了光電瞄準系統,內藏紅外線搜索及追蹤系統及激光測距儀,垂直尾翼和襟翼亦相應地加大,垂尾切尖、腹鰭切尖,進一步改進氣動布局。
殲-10AY
殲-10AY為八一飛行表演隊用機,配備與殲-10A大致相同,機頭上的23毫米航炮被移除,同時在機翼掛架上安裝了拉煙裝置,用于表演時進行拉煙演示。
殲-10SY
殲-10SY為殲-10AY的雙座版。
FC-20
FC-20為預定銷售予巴基斯坦的殲-10外銷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