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經典誦讀:
孩子讓經典更有生命力
自10月17日起,“好聲音經典誦讀”連續舉行了三場公益講座,一場誦讀展示。11月1日,“好聲音經典誦讀”表演賽在杜甫草堂仰止堂舉行。經過三輪比拼,評選出了十位“誦讀之星”,何佳宜等五位小選手獲得進錄音棚錄制“好聲音”的機會。
來到成都之前,敬一丹作為評委之一,在北京評選“夏青杯”朗誦大賽。這場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6萬選手報名參與,這個數字令她驚訝“我們低估了朗誦的群眾基礎”。得知在四川舉辦的“好聲音經典誦讀”活動,吸引了近千名小朋友參與,敬一丹為活動點贊,提筆寫下:“當孩子遇到經典,誦讀經典,真美!”寫完這行字,她反復琢磨,“這句話還可以反過來說,當經典遇到孩子,經典就有了新的生命”。
她建議孩子誦讀經典從易于理解的文本入手,在誦讀的同時,近距離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談央視離職潮:
沒想到半年內走了那么多
下午2點半,敬一丹做客四川省視協的影視大講堂,暢談“媒體變局中播音主持的自我認識”。講座之初,她向身處媒體變局之中的播音主持人連番提問:“你在哪兒?你要去哪兒?你是誰?你要做什么?”以此闡釋,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要有清醒的認識。
媒體格局的劇烈變革,讓傳統媒體人出現集體焦慮。在敬一丹看來,這種焦慮總比麻木好,促進媒體人主動迎接挑戰新媒體的沖擊。
自敬一丹從央視退休,短短6個月內,郎永淳、張泉靈、趙普等央視知名主播先后離職。敬一丹說,這令她萬萬沒想到,“我退休的時候,他們還跑來和我送別,沒想到幾個月后,他們也和央視告別。”
敬一丹透露,這段時間,她被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看待央視離職潮。“有人走了,也有人來了,只不過臉熟的主持人離職更引人注目。其實每個人的離職背后都有具體的原因,不論是教書、創業或者從政,這都是個人的選擇,我表示理解和尊重。”
聊退休生活:
僅僅是不用“值班”了
今年5月1日,敬一丹正式從央視退休。那段時間,她接到很多人的求證電話。連同事都好奇,不就正常退休嘛,你怎么讓退休成為了熱詞?敬一丹哭笑不得,這要“歸功”于新媒體傳播的影響力。
原來,4月在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場講座上,有同學向敬一丹提問如何面對新媒體的挑戰。她笑著說“我不用挑戰,這個月月底就退休了,這種挑戰留給白巖松他們吧”。誰知講座結束后,她還未走出校園,微博、朋友圈上已被她將退休的消息刷屏,隨之而來的是各路求證電話。
退休于敬一丹而言,僅僅是不用值班了。簽售新書、做公益、開講座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她比原來更忙了。而在全國各地馬不停蹄的簽售新書時,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讀者,也在感慨媒體受眾的變化。她分別用一句話總結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開場白,80后說,我看著您的節目長大;90后說,我的爸爸媽媽特別喜歡你;95后說,我的爺爺奶奶是你的粉絲;也有70多歲的讀者說,我看著你的節目老去。
有趣的是,華西都市報的忠實讀者、67歲的市民張莉蓉拿著本報贈送的入場券來到現場,她還為敬一丹準備了一個印有熊貓的蜀繡作品。
華西都市報記者 曾潔 攝影呂甲
溫馨提示
本周日(11月8日)下午,《巴蜀雅韻》書畫藝術仲夏展贈書儀式暨“華藝術”書畫培訓班試聽課將在四川日報傳媒大廈10樓舉行,四川巴蜀書畫院的知名書畫家們將集體亮相。“華藝術”書畫培訓班將成為未來書畫家的培訓基地,培訓班學員中評選出的優秀作品將有機會登上西部第一高塔。本周日下午2:30啟動儀式現場和試聽限50個名額,報名請撥(028)9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