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周二披露的更多細節,集團第二季度銷售量上升5.7%至73.9億歐元(98億美元),而紅酒和烈酒的有機銷售額則下跌17個百分點。各地區的銷售情況都佐證了消費模式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第三季度,美國地區表現最為強勁,有機收益上升了8%,日本和歐洲的有機收益分別是5%和3%,亞洲則下跌了3%。集團在中東地區也勢頭正勁。
Guiony同時提及到導致亞洲皮革制品、鐘表和免稅產品需求下降的原因,包括香港爭取民主的游行以及香港和新加坡游客數量的下跌。相反的,由于韓國越來越受中國游客的歡迎,其對商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長。
第三季度,時裝和皮革產品部門有機收益上升2%,反映出歐洲、美國和日本市場的復蘇,而亞洲市場的收益則再度縮減。根據Guiony的說法,路易威登集團作為該行業財力雄厚的巨頭,表現“較其他同行相對較弱,但差距并不大”,他同時補充說集團的利潤率“保持穩定”。
與之相反,香水和化妝品“在全球各個市場都有所增長”,Guiony指出,絲芙蘭(Sephora)在美國同比增長14%,中國7%,中東地區則超過20%。
當被問及考慮到歐洲如今暗淡的經濟前景,旅游業是不是歐洲業務增長的主要原因時,Guiony表示,來歐旅行的中國游客數量穩定,彌補了南美、日本以及其他亞洲國家游客減少所帶來的損失。
他還說到,集團將很快披露自己所持有的2430萬元的愛馬仕國際集團股份的分配細節。集團通過這項舉措贏得了大量的資本收益,也因此面臨著高達3億5千萬歐元(441,000,000美元)的稅費。
據報道,這兩家法國公司曾為路易威登集團偷偷持有愛馬仕的23.1%的股份而針鋒相對,屢起沖突并提起訴訟,但最終雙方達成了休戰協議,決定讓GroupeArnault在集團保留8.5%的股份。
當被問及鑒于如今集團和愛馬仕的紛爭已經結束,路易威登是否會繼續它獨有的收購方式,Guiony表示,集團將繼續扮演“純機會主義”投資者的角色,“我們沒有特定的目標,只關注自己的有機增長”。
花旗分析師Thomas Chauvet在研究筆記中提及,路易威登集團的財務狀況優秀,“為集團的戰略性、機會主義性的投資提供了基礎。集團下一步可能會收購護膚品、“硬奢侈品”或專營產品行業的時尚品牌”。
路易威登集團的股價在巴黎證券交易所(the Paris Bourse)輕微下跌0.2%,收124.90歐元,按目前匯率換算為158.4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