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位于阿卡西亞的日內瓦總部大樓
「從品牌創辦之初,那種引領勞力士不斷前進的精神——精準、高性能和美學—— 也正是所有偉大的建筑必不可少的精神。」 勞力士傳訊和形象總監Arnaud Boetsch表示,「我們都關注細節和質量。就像一款腕表的零件一樣,一個建筑的每個部分都影響最終完成的理想效果?!?
勞力士位于Bienne的獨特建筑設計
勞力士與杰出建筑師的淵源已久,可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在創建之時,勞力士便委托瑞士建筑事務所Addor, Julliard & Bolliger設計了其位于阿卡西亞的日內瓦總部大樓。20世紀90年代中期,作為企業發展策略的重大調整,勞力士對總部大樓進行了翻新改造。公司決定對其瑞士供貨商進行收購,借此來確保其腕 表的重要組件擁有獨立的生產過程。透過垂直整合,重要腕表零件的生產線最終集中在瑞士境內的四個地方。在日內瓦,這促成了阿卡西亞的重大改變,及在謝訥堡和普朗萊烏特新建的兩處大型工廠,并最終對位于伯爾尼州比爾的工廠進行擴建。
位于Lausanne的勞力士學習中心
1997年,勞力士委托瑞士公司Brodbeck-Roulet在日內瓦設計幾座新大樓,進而形成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確保出色的工作條件的辦公區。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勞力士贊助建設的利逖茨 腕制表學校(Lititz Watch Technicum)培訓和服務中心位于美國賓西法尼亞州,它由美國設計師Michael Graves負責設計(1999-2001年)。位于東京的勞力士東陽町大廈(2002年)和位于大阪的勞力士中津大廈(2009年)都是由槙文彥(Fumihiko Maki)設計完成。這些建筑無不展現了這個高精準行業的精髓。
于Lausanne的勞力士學習中心獨特設計,在夜晚的燈光映襯下更加引人注目
A?lvaro Siza是第一屆計劃勞力士與建筑界以及杰出建筑師緊密聯系,而最著名的當屬日本建筑事務所SANAA 的兩位建筑師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所設計完成的勞力士學習中心。作為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文化中心和圖書館,該建筑成為全球建筑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這是勞力士與該學院長期合作關系結下的成果。該建筑于2010年正式開放并贏得國際社會廣泛的贊譽。
勞力士在日本的建筑計劃「HOME-FOR-ALL」由建筑師Kazuyo Sejima與Yang Zhao探勘場地
勞力士對建筑界的鼎力支持還體現在勞力 士創藝推薦資助計劃之中。這個兩年一度的慈善項目于2002年正式啟動。秉持勞力士一貫的理念——支持個人成就是品牌根本原則,這項計劃致力于七個藝術領域(包括建筑)內年輕藝術家的培養工作。透過安排這些新銳藝術家與藝術大師開展為期 一年的合作,這些青年才俊便有機會在自 己職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習、創作和成長。
設計師在計劃實行之前,不斷的進行意見與想法的交流與討論
當中的視覺藝術領域導師。2012年,建筑類正式成為這項計劃的新領域,由妹島和世擔任導師。目前,瑞士建筑師Peter Zumthor出任導師,他的門生是巴拉圭建筑師Gloria Cabral。
知名建筑師Peter Zumthor與建筑師Gloria Cabral
Frank Gehry、David Chipperfield爵士、Daniel Libeskind和Rye Nishizawa擔任該計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每屆計劃均重新組建一個委員會,負責導師的甄選工作。「我們與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的合作展現了 勞力士對于卓越和成就的不懈追求,這場當代最杰出的建筑展會無疑地詮釋了這一 點?!?Arnaud Boetsch說:「在未來幾年間, 我們期待與這個享譽全球的展會增進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