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我從未將葡萄酒與典當行或當鋪聯系在一塊。我印象里的當鋪是由滿臉愁容的賣家、一臉狡詐的買家、槍支、吉他以及手表構成,這還是我少年時期為了組建一個小樂隊需要一把廉價電子貝斯而光顧一家典當行留下的印象。
我當然知道現如今的典當行已今非昔比。美國就有一檔廣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名為“典當之星”,故事圍繞一群在拉斯維加斯經營高檔典當行的男人展開。進出這家當鋪的客人看上去一點也不落魄,而這里的當鋪伙計也不是一副唯利是圖的嘴臉,這家當鋪的業務看上去異常繁忙,而顧客中也有人甚至將上乘葡萄酒拿來典當以籌取現金。
一、葡萄酒——非流動性資產
典當行里的最著名的酒款就是一瓶1921年的唐·培里儂香檳王(Dom Perignon),這是該香檳酒莊的第一個年份酒,不過,由于保存條件欠佳,因此實際上是過了最佳飲用期了。然而,也就是這樣一瓶變質的香檳,卻是一件貨真價實的珍品,其價值并不來自這瓶內之物,而在于那個破舊的酒瓶和斑駁的酒標。我記得這瓶酒一直都擺放在典當行里,沒人購買,主要是因為沒有人愿意出當鋪想要的那個售價。結果似乎很明顯,葡萄酒和典當行或者當鋪根本就是不沾邊的兩件事。
因此,你可以想象得到當我看到《每日電訊》(The Telegraph)的維多利亞·摩爾(Victoria Moore)在其文章中說到位于倫敦的高檔當鋪正發展典當葡萄酒業務時,我是多么的驚訝。不過,這些可以典當的酒可不是保存狀態不佳的酒瓶而已,而是貨真價實的市面上的葡萄酒,它們產自名莊,保存在裝有溫控設施的酒窖里。
這里曾是一個名莊葡萄酒投資市場,這些酒都被儲存在溫控設施里。相較于其市場價值,葡萄酒的確是貸款的一個保證。屆時,償還貸款,贖回葡萄酒即可。要是還不上貸款,那典當行就擁有了這些酒。在當鋪,這些葡萄酒被作為一種抵押品為其主人貸到現款,不過,不是依照實際的市場價格貸款而已。當貸款人還清貸款,那他就能贖回他的酒;如果還不上,那典當行就是這些酒的主人了。
典當葡萄酒并不是新鮮事物,歐美國家早有成交記錄。資料顯示,最早的葡萄酒典當業務發生在大蕭條時期,但是很可能它的歷史要久遠的多,即便是文藝復興時期弗洛倫薩人在當鋪里典當葡萄酒也一點都不令人感到驚訝,只不過那時的葡萄酒沒有如今的拉菲拉圖那么貴而已。
二、葡萄酒-典當邏輯
典當葡萄酒這件事聽上去似乎一點都不合邏輯,然而,它卻的的確確是事實。葡萄酒收藏需要耗費很多資金,而且葡萄酒本身并不是最具流動性的資產,而典當葡萄酒是在你不完全放棄其所有權時,還能用它作為抵押以便解燃眉之急。在這一點上,葡萄酒投資就與股票和債券等傳統投資有所不同。因為在傳統投資市場,如果你急需現金,那你只需要將你手持的股票或債券出售即可。而在葡萄酒典當業務里,我們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傳統的金融中介會接受葡萄酒的抵押貸款。
比如,要是你急需現金,那你可以出售你持有的蘋果公司股票,而一段時間后,你又可以再買入。你新買入的股票是不是你過去賣出去的那些已不再重要,因為所以股票都是一樣。然而,葡萄酒卻是實實在在的貨品,當你再次贖回時,以不再是你當初當掉的那些酒了。
這就是葡萄酒典當的特別之處,尤其是當你需要短期流動性資金的時候。然而,目前市場上葡萄酒典當基本處于一片空白,不過一些資金雄厚的典當行正涉足其中。如果你需要現金,那么,你就看看這些當鋪明星吧。
三、葡萄酒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在將來的葡萄酒市場,典當業務會有大的發展嗎?這不僅取決于葡萄酒市場本身,而且更多的取決于其他金融市場的變化趨勢。到目前為止,葡萄酒的市場趨勢似乎延續了夏季以來的發展趨勢。在今年第三季度,佳釀100指數下挫1.75%,但還是創下一年來的新低。
然而,以前不受歡迎的波爾多右岸葡萄酒的價值卻持續上漲,投資者對勃艮第、香檳以及超級托斯卡納葡萄酒的熱情也仍舊火熱。在拍賣市場上,買家們不僅僅買那些名莊酒,現在他們的目光已不斷擴大,包括加州的一些膜拜酒也在他們的視野范圍內。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如果這樣發展下去的話,葡萄酒投資市場將日漸成熟。
那么,在適合投資的葡萄酒中,市場將越過波爾多的藩籬走多遠呢?對于這個問題,安德魯·羅斯(Andrw Ross)在2013年10月的《醇鑒》專欄中探討過。羅斯想知道智利或阿根廷葡萄酒會在何時成為投資的對象。當然,這個問題也適合其他新世界葡萄酒產區,譬如納帕谷除了這2-3款膜拜酒,還能投資些什么呢?澳大利亞除了奔富葛蘭許(Grange)和翰斯科神恩山(Hill of Grace)又能投資些什么?新西蘭呢?南非呢?
如果說葡萄酒投資僅僅是為了獲利,那么其領域本可以發展得比現在大得多。南美葡萄酒已經表明了其會隨著陳年不斷升值的潛力,特別是由木桐酒莊和干露酒廠合作釀造的活靈魂(Almaviva)。就像羅斯說的,葡萄酒本身肯定存在一種莫名的東西存在,所以才能不斷吸引著更多的葡萄酒投資者來這里追求其潛在的利益,而這也許就是葡萄酒投資與其他投資不同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