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約科維奇網球職業生涯
2005賽季
德約科維奇第一個完整的ATP賽季是從2005年開始的,他參加了當年的四大公開賽,逐漸在巡回賽中開始成熟。當時18歲零5個月的他獲得了年終第83位的排名,成為排名世界前100中最年輕的選手。
2006賽季
他在2006年成為ATP中進步最快的選手之一。這一年,他排名上升了近70位。當年6月份,開始了和瑪利安瓦伊達的合作。他一共進入了三項巡回賽的決賽,拿到了兩個賽事的冠軍:荷蘭紅土公開賽和法國梅斯室內賽。他還進入了法網的八強,一共拿到了40場比賽的勝利,當年的年終排名為世界第16位,是TOP20中年齡最小的選手。
作為85后天才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網球界眾多前輩和專家視為極有潛力的新人。來自一個沒有網球傳統的國家,不是成為世界超一流高手的阻力,費德勒同樣來自幾乎沒有網球傳統的瑞士。有趣的是,2006年在戴維斯杯保組附加賽瑞士對陣塞爾維亞的比賽中,兩人第一次交手。初出茅廬的小德在對陣費德勒的比賽中,請求了數次醫療暫停。賽后當時的球王費德勒對此評論說:“規則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濫用就不太好了,他后來請求醫療暫停有點像開玩笑了。當然擊敗他我還是感到很開心。”作為網壇新人,這是年少德約科維奇成長過程的一段小插曲。
2007賽季
2007賽季,德約科維奇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是他在ATP迅速竄紅的一年,開始不斷挑戰著費德勒和納達爾在網壇的統治地位。
在阿德萊德賽的決賽中,他以6-3/6-7(6)/6-4擊敗了一路過關斬將的澳大利亞本土黑馬古西奧尼贏得最終的桂冠,為賽季開了個好頭。在澳網第四輪,對自己信心十足的德約科維奇被費德勒以一個殘酷的3-0擊敗,這告訴了19歲的年輕人:不要急,想成為世界第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隨后,在黃金賽事迪拜他就從費德勒手上搶下了一盤。接下來的三月份,小德背靠背殺進了印第安維爾斯和邁阿密兩站大師賽的決賽;印第安維爾斯是小德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大師系列賽決賽,略顯緊張的他還沒有適應大場面就已經被納達爾在第一盤打了一個4-0,小德在拿到亞軍之后奉承頒獎嘉賓貝克爾:“當貝克爾在90年代馳騁網壇摘取冠軍的時候,自己還只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2]隨后一周在邁阿密賽1/4決賽,他2-0完勝納達爾,隨后擊敗卡納斯成為該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經過這兩站賽事,小德的世界排名一下子沖進世界前十,居第七位。
當年小德在法網打進四強[4],阻止小德繼續前進的也許是歷史上最強的紅土之王納達爾[5];在溫網,他苦戰淘汰了基弗、休伊特和巴格達蒂斯打進四強,在與這三位好手的比賽中,他展示出了驚人的搶七能力和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成熟。而在蒙特利爾大師賽上,小德連續淘汰了包括納達爾,羅迪克在內的多位名將殺入決賽,最終以7-6(2),2-6,7-6(2)首次戰勝球王費德勒[7],阻止了奪得其第50個單打冠軍頭銜。小德也成為了ATP近19年來第一個在一站比賽中連續淘汰了世界前三而奪冠的選手。這站賽事后他的世界排名來到前三。在美網,第一次進入大滿貫決賽的小德浪費了七個盤點,最終不敵瑞士球王費德勒[8]。美網之后,小德世界排名積分已經到了4295分,拉開了與世界第4達維登科的差距達1040分。2007年的大師杯是這個20歲選手的第一次露面,他在小組賽中三戰皆墨。但年終排名仍然穩居第三。
德約科維奇只有20歲,幾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這個小子的未來不可限量。他干凈利落的技巧和率直的舉止使他與強壯的納達爾和華麗的完美主義者費德勒形成鮮明的對比。頭腦靈敏的塞爾維亞人的語言反應如同接正手球一樣迅速,他運用近乎完美、充滿成語的英語,基本已經把自己塑造成體育界“下一個大牌”形象。盡管他自己還不認為自己已經深諳職業網球的生存之道,但在教練瓦伊達和在團隊中擔任顧問角色的特別指導澳大利亞雙打專家馬克·伍德福德的雙人組教導下,德約克維奇顯然是一個出色的學習型人才。由于他的這種學習能力,很多人不禁要問,這個年輕人需要多少時間來瓦解看起來堅不可摧的費納所占據的世界前2的位置。
2008賽季
時間來到2008年澳網,20歲的德約科維奇一盤不丟地進入了決賽,并最終擊敗大黑馬法國人特松加奪冠,成為澳網歷史上第四年輕的冠軍。他的手下敗將包括了休伊特、費雷爾和費德勒等這樣的好手。尤其在半決賽面對球王費德勒,小德在每一個方面都成功地壓制了對手,他持續攻擊費德勒的二發,不斷給期望獲得三連冠的費德勒施壓,讓球王無法打出具侵略性的網球,球王第一次顯得有些沮喪和慌亂,最后小德直落三盤取勝。
2008賽季,他隨后還在大師系列賽印第安維爾斯站和羅馬站取得了成功, 在北京奧運會上,德約科維奇獲得網球男單銅牌。之后經歷了一個掙扎和起伏的下半賽季,在年底的上海大師杯上小德完美爆發,奪取了賽季第四冠,為08賽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這一年他的排名依然保持在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