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新的大時代或將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之間到來。
這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
答案并不復雜,是一個經濟、產業和生活方式充分融合的時代。
經濟上,通過金融一體化的協同效應,北京扮演金融中心的同時,天津和廊坊也能在金融配套和其他相關服務上發揮重要作用;產業上,天津河北兩地的信息、科技等產業集群,能實現接納和協同北京相關產業的溢出;而在生活方式上,三地數千萬居民能實現白天在北京CBD上班,而下班方便回到天津或者廊坊家中享受安靜時光的生活。
在很多人看來,這意味著,一個超級城市圈,在環渤海地區和東北亞的核心區域將要崛起,是帶動中國北部沿海地區甚至整個北方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而且尤其在北京打造“世界城市”的目標下,這樣的超級城市圈更具實際意義。
換在幾年前,這樣的場景還更多的存在于藍圖之上或規劃之中,但是現在卻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換言之,大時代是真真正正的將要到來!
過去一段時間,在京津冀合作方面,北京、天津都處于“冷淡”狀態,只有河北是“投懷送抱”。這是因為,北京和天津盡管有高鐵拉近距離,但天津近年來經濟增長率高居前列,天津依托港口優勢一直想打造北方經濟中心。2010年,天津以黑馬之勢超越了GDP增長八連冠的內蒙古,拔得頭籌。而北京作為政治中心,一直沒有停滯經濟擴張的步伐。這樣的背景下,河北這個小兄弟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為做好京津的生態屏障和首都“護城河”,河北一直做著默默的貢獻。
現在,新的機會窗口已經開啟。
從宏觀政策上,年初促進三地一體化的《首都經濟圈綜合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進入收尾階段,該《規劃》是由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牽頭編寫,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參與而完成。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赴天津考察,又做出了“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
此外北京提出的“世界城市”規劃,也能加速了一體化的進程。在業內人士看來,“世界城市”除了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巨大的國際高端資源的交易和流量、發達的的交通體系,安全宜居的社會環境、良好的國際形象之外,還會和周邊地區形成巨大的協同作用。不僅讓北京本身,而且讓天津和河北受益。
而在微觀環境上,連接京和津走廊上的重要城市廊坊也取得了巨大發展,這位京津冀一體化打下了堅實基礎。
按照廊坊政府的規劃,廊坊以京津冀區域發展為背景,以城鎮化為基本點,突出與首都經濟圈規劃、空港新區規劃相銜接,修編廊坊的城市總體規劃,構建廊坊“大四點”城鎮群空間結構。
而其中,一個國家級金融RBD廊和坊?金融街將發揮巨大作用。這里通過金融綜合體的內部功能復合,打造高效率、專業化的金融服務業基地。目前已經有銀監會會議培訓中心、京津冀金融一體化辦事處、廊坊金融辦、銀監局培訓會議中心、渤海信托等落戶。
一些研究人士表示,在宏觀政策層面和微觀環境和建設層面的條件都已經具備后,京津冀的一體化的大時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