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作為肯德基、麥當勞以及諸多大型超市的供應商,山西粟海集團有限公司培育雛雞到成品雞只需要45天,高溫封閉飼養,飼料由集團特制統一配送
粟海集團表示,“速成雞”和激素毫無關系,并援引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在《肉雞速成不靠激素》中的表述:“影響轉化效率”的主要因素,一是雞種,二是飼料和飼養條件。肉雞之所以是“肉雞”,是因為雞種經過精心的選育,把飼料轉化為肉的能力實現了“鳥槍換炮”的飛躍。
粟海集團工人們說,“這些飼料配了藥,有添加劑,具體是什么不知道,但對人體肯定有害,周邊的蒼蠅都毒死了,年輕人都不敢在這里干活。”
該公司的配藥車間里的瓶瓶罐罐上面貼有各種化學名稱,既有重金屬的硝酸銀,也有滅菌的藥劑。配藥員把藥配好后,轉交給工人加入不同型號的飼料中。綠袋裝的是一號料,黃袋裝的是二號料,淺橙色袋裝的是三號料。據報道,這個車間一天能出五百袋,供不應求。
粟海集團表示,車間里的工業鹽是用來軟化水質的,氯化膽堿則是《國家飼料添加劑安全管理使用規范》第1224號文件中允許使用的營養性飼料添加劑。而給雞吃抗生素,“就像人病了要吃藥一樣,并非不可接受。”符合規范的使用,對健康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
據粟海集團簽約的養殖戶表示,按公司的要求,一個棚里裝五千只雞,密度大很容易生病,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要不斷的喂藥,提高雞的抗病能力。養殖戶把藥化在水里讓雞喝,用專門的機器設備調配供應給雞食用,一天三次。因為生長周期僅有45天,雞不等發病就被粟海集團拉走屠宰,進而流入市場被人食用。為了保證健康和成活率,一只雞至少要吃八角錢的藥,有些時候會達到一元多。日常管理中,粟海集團對養殖戶控制嚴格,不允許養殖戶私自從外面購藥,都是由該公司統一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