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央行要求檢查其存在美國的黃金儲備,而美聯儲則“出于安全”考慮拒絕了德國央行的要求。德國的黃金儲備緣何存于國外?到底美國的黃金地庫中保存著多少德國的黃金?詳細情況,本網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駐德國記者鄭安:
主持人: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德國央行目前的黃金儲備情況。
記者:德國央行目前總共擁有3396噸黃金,市值約1330億歐元,黃金儲備總量僅次于美國,排在世界第二位。但德國央行這么多的黃金儲備,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數量存在德國國內,其余的都存在外國央行。其中最大的一部分黃金儲備被存在美聯儲的紐約黃金地庫,約為1536噸,占德國黃金儲備總量的45%。此外,英國央行和法國央行也分別存有450噸和374噸的德國黃金。美聯儲和法國央行是免費替德國保管黃金,而英國央行則要每年收取約50萬歐元的黃金保管費。
主持人:據你剛才介紹,德國央行有超過一半的黃金儲備存在國外,那么德國這么做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記者:德國將黃金儲備存于外國央行的做法開始于冷戰時期。當時,聯邦德國因為擔心蘇聯入侵,便把大部分的黃金儲備都運出國境,寄存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法國還有英國央行的金庫里。冷戰結束后,蘇聯的威脅不存在了,但德國央行還是決定暫時不將黃金儲備運回國內保存,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如果德國國內出現貨幣崩潰,可以及時將海外的黃金儲備兌換成美元或者英鎊,方便盡快恢復國內的經濟秩序;二是,如果將這些黃金運回國內,運輸及未來的倉庫保管費用都不是一筆小數目。目前,美聯儲和法國央行還是免費替德國保管黃金的。
主持人:那么,長期將這么大一筆數量的黃金存在海外,德國民眾有沒有意見?德國央行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確保其海外黃金儲備的安全?
記者:本國的大多數黃金被留在國外,當然會不可避免地引起爭議,部分德國政客近年來表現出了不安情緒,陰謀論情緒也開始出現。德國審計部門近期的報告指出,德國央行應該定期檢查這些金條的真實性、成色、重量和是否被妥善保管。而德國央行實際上除了2007年曾派人前往紐約地庫“瞅了一眼”之外,近來什么也沒做,只是相信其黃金海外存儲機構的一紙證明空文。因此,一些經濟學家、產業界領袖和國會議員發起了“讓黃金回家”的運動,到目前為止,已有一萬多人在網上連署聲援。
據德國媒體披露,德國聯邦議院已經要求德國央行定期抽查紐約、倫敦和巴黎金庫內的黃金儲備,確保全球第二大黃金儲備的安全。而迫于國內壓力,德國央行已經決定每年從美聯儲收回50噸黃金,把黃金熔化檢驗純度,然后重新鑄造成標準的金條。